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吴敬中这个动作很危险,被陆桥山举报,郑介民只会一笑了之?
吴敬中是否比峨眉峰中的余则成更深潜伏于敌人之中,甚至可以称作是“雪山”?这个猜测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毕竟,凭借吴敬中的机智和深思熟虑,他不可能不知道余则成的真实身份。在余则成五次险些暴露的时候,吴敬中始终保持冷静,巧妙地为其掩护,甚至还对时常怀疑余则成的马奎下达了绝杀命令,确保了余则成的安全。
吴敬中之所以保护余则成,或许是出于自保的考虑。若余则成真的暴露,必定会牵连出一系列问题,连带着陆桥山和马奎这些觊觎站长职位的人都可能借机发难。吴敬中凭借自己深厚的关系网和稳固的地位,保住自己的生命问题不大,但那些通过一尺高的玉座金佛、斯蒂庞克轿车换来的金条美钞,可能最终都会落入郑介民和毛人凤之手。
此时,或许有些读者会疑惑:军统和保密局的真正掌控者是“戴老板”和“毛座儿”,那郑介民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呢?这就要从历史的角度说起:戴笠是军统局的实际控制者,虽然他只被正式任命为“少将副局长”,资历较浅,但他依旧拥有绝对的实权。军统局内曾有三位“名义局长”,不过他们基本上只是挂名,负责分红而不参与实际事务。戴笠虽然担任少将,却可以使用中将的军衔,直至他去世后才被追认为中将。
在戴笠去世后,军统局的局长由郑介民接任。1946年3月20日,郑介民被任命为军统局局长,而他早在1944年2月就已晋升为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并且是中将军衔。郑介民不仅是军统局的最后一任局长,也是保密局的第一任局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毛人凤的职位都低于郑介民:从军统局改为保密局时,郑介民是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却仅为少将副局长。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吴敬中的身上。吴敬中有着丰富的阅历,是军统和保密局风云变幻的亲历者之一。早年他与郑介民和蒋建丰同班学习,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虽然吴敬中与蒋建丰的关系较好,但与蒋介石却始终有所不同,他甚至曾公开与蒋介石的政治立场产生过对立。尽管如此,后来他还是转投了军统,成为戴笠的心腹,加入了临澧特训班担任高级教官。
从临澧特训班出来后,吴敬中被调任到郑介民所领导的“中苏情报所”,担任科长。他凭借其在军统的影响力,快速地在东北和天津等地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尤其善于从汉奸身上捞取利益。对于戴笠、郑介民等领导,吴敬中从不忘回报,经常通过送礼维系关系。他的送礼方式颇具特色:不是名贵的物品,而是自认为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自己穿过的名牌西服,名目虽小,却显得极具深情。
然而,在电视剧《潜伏》中,吴敬中的角色比起历史中的他更为复杂。有人猜测,吴敬中是否像峨眉峰中的余则成一样,潜伏在敌人之中,其实这种猜测的合理性并不高。吴敬中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叛徒”,尽管他有过投敌的经历,但一旦成为敌方组织的一员,往往会成为“特科红队”的打击目标,除非他主动归队,像余乐醒那样,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吴敬中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在余则成上线人秋掌柜被捕后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并非潜伏者“雪山”。在那个危急时刻,吴敬中静静地整理着自己的衣服,冷静且庄重地站立着,这种看似普通的举动,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即便在敌人面前,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礼节,这无疑在陆桥山等人眼中是个重大信号。
陆桥山虽然一直在寻找机会取而代之,却低估了吴敬中的人脉和背景。无论是郑介民、毛人凤还是与他有交情的“南京朋友”,都不敢轻易得罪吴敬中。即使吴敬中将马奎除掉,毛人凤也会默认,而对李涯的死亡无一人深究。郑介民也清楚,吴敬中的人脉关系广泛,哪怕他敢在这种关键时刻采取极端手段,自己也难以轻易动他。
吴敬中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左右逢源、安然无恙,正是因为他深谙人际关系的奥妙,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处理自己的立场与利益。在他的世界里,永远不会放弃一份值得珍惜的情谊和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