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亮剑原著才知:为何赵刚负伤波澜不惊,李云龙负伤却非同寻常
一、李云龙受伤非同寻常
在《亮剑》这部作品中,李云龙“分量”最重的时刻究竟是什么?并非他总在闯祸与立功之间游走,也不是旅长打电话向他表示恭喜;而是李云龙在与楚云飞激战后受伤的那一刻。
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一个人是否重要,通常并不是日常表现,而是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当他倒下时。《亮剑》中,李云龙平时经常遭到旅长的训斥,甚至被总指挥当面批评,但当他受伤时,反应却大不相同。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两大野战军的首长以及李云龙的老部队、老战友纷纷打来电话。有的态度强硬,发出指示;有的语气恳切,表示关切;甚至有些人采取了威胁的方式,表示若李云龙无法救治过来,他们就会派兵直接处决医院的院长和政委。
电视剧《亮剑》中提到的“野司的一二三号首长”,原著则指出是“两大野战军的1号、2号”。不仅华东野战军,就连中共中央野战军的高层都在关心李云龙的伤势。这些人物是谁,我们自然明白。而旅长,尽管并非1号、2号首长,但他对李云龙的宠爱和关心让他在李云龙受伤后也毫不犹豫地打电话询问,甚至要求医院提供最好的治疗条件。毕竟,旅长的性格大家也早已了解。
李云龙的受伤,真可谓是“非同寻常”。野战医院的院长和政委心里甚至在默默祈祷:“李师长千万不要出事,如果他真的有三长两短,我们可就完了。”(摘自《亮剑》第十三章《生死之间》)
通过分析李云龙受伤后各方的反应,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电视剧中会有王副军长试图抢夺李云龙的妻子。最终,他却被李云龙碾压。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副军长怕李云龙,也并非两人之间有过什么深仇大恨,而是王副军长知道,李云龙无论在哪,都有强大的后台,惹不起。
需要提到的是,原著中并没有王副军长这个角色。最终陷害李云龙的其实是马天生,而王副军长则显然是马天生的“化身”。后面我们会进一步探讨马天生的故事。同时,原著中照顾李云龙的护士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工作人员。李云龙伤好一些后,开始心生歪念,想让田雨照顾自己,于是故意找茬把护士赶走了,而并非电视剧中所描绘的护士不认真护理。这也揭示了一个小瑕疵,电视剧为了塑造李云龙的完美形象,做出了一些不符合原著的改动。
二、赵刚受伤波澜不惊
同样作为独立团的灵魂人物,赵刚也有过负伤的经历,但与李云龙的情况截然不同。赵刚负伤的经过,显得格外平静。让我们回顾一下赵刚受伤的经过。
那是李云龙和秀芹的新婚之日,叛徒朱子明出卖了独立团的位置,山本一木的特工队顺利摸到了赵家峪。幸好,李云龙有一个强大的习惯——无论何时,始终保持对周围情况的警惕,即使在新婚之夜,他也不放松警戒。就在他发现山本偷袭的时候,枪声响起,赵刚迅速带人赶到支援。然而,他没想到敌人竟是“特种部队”,结果中了一枪,生死未卜。此时,李云龙被敌军火力压制,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
在危急时刻,魏和尚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他竟然拎着整整十颗手榴弹……身子360度转了个圈,像掷铁饼一样将集束手榴弹甩出去。”(摘自《亮剑》第五章《夜袭赵家峪》)这一个举动,成功打通了突围的道路,也救了李云龙和赵刚的性命。如果没有魏和尚的英勇表现,独立团的全体成员可能就会被敌军围歼。
最终,赵刚被送到医院治疗,直到李云龙剿灭黑云寨时,他才重新归队。赵刚负伤时,气氛显得平静许多,反倒是李云龙进入了“疯魔状态”,展开了围攻平安县、缴械孔捷、最终剿匪黑云寨的行动。
在电视剧《亮剑》中,为了彰显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李云龙带着魏和尚去探望赵刚。然而,无论如何,赵刚受伤的情形和李云龙受伤时的动静,显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三、《亮剑》原著中的答案
究竟为何李云龙的受伤如此引人注目,而赵刚的受伤则显得波澜不惊?这其实可以从《亮剑》原著中找到答案。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环境。赵刚负伤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那时的环境极其恶劣,人员伤亡非常严重。像赵刚这样的团级政委负伤,甚至牺牲,都不足为奇。比如当时的左权将军,也在战斗中牺牲。众多战士和将领的死伤,令整个抗日战场弥漫着浓重的悲壮气氛。正如《亮剑》中所提到,战士们前赴后继,奋勇抗敌,这种顽强精神不仅是亮剑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而李云龙受伤的情景则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那时的条件已有所改善,李云龙已是师长,身处较为优越的环境。可见,赵刚的负伤表现出的是在艰苦条件下,战士们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而李云龙则是在一个相对更加优越的环境下,受伤所引发的各方反应更为强烈。
第二个原因是李云龙特殊的经历。正如马天生在调查李云龙资料时所惊叹的那样,李云龙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与许多高层将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能够与四大野战军有某种联系。而赵刚虽有过出色的表现,但与李云龙的背景和人脉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正因为李云龙的独特经历,他在受伤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切,哪怕受伤的事件本身并不如赵刚那样震撼。
最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李云龙负伤时的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