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从东方玄幻到西方美学:《将她唤醒》如何演绎文化交融?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图片来源:SBS

近日,由中澳跨文化表演艺术机构X戏界(Cross Encounters)打造的奇幻现代仙侠微电影《将她唤醒》(Wake Her Up)斩获多项国际殊荣。《将她唤醒》以东方玄幻与西方式演绎相结合的创新形式,讲述一位东方女性英雄在西方世界的成长与救赎故事。本期我们的故事,SBS普通话请到《将她唤醒》的主演王欧分享这部剧情短片背后的故事。以下是采访内容。

Yuye Lu:

好听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SBS普通话播客,我是Yuye,今天呢,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澳奇幻现代仙侠微电影《将她唤醒》(Wake Her Up)的主演王欧。王欧同时也是中澳表演艺术机构Cross Encounters(X戏界)的创始人。今天我们要和她聊一聊《将她唤醒》这部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

Olivia:

大家好,我是王欧。

Yuye Lu:

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这个节目,可以先给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将她唤醒》这部微电影创作的初衷以及一些背景吗?

Olivia:

其实这部电影是我们2024年企划的戏剧影视项目的一个代表成果吧。那个时候我们在想,就是因为我们机构总是在创作一些跨文化的创新的尝试,那么有哪些题材或者哪些元素是我们之前可能没有碰触过,但是我们觉得非常值得跟观众分享的,后来团队就说其实中国的仙侠题材,那如果跟我们澳大利亚现代的场景设置结合一下,然后再从一个全球化当代的视角去展现,会不会很有意思呢?然后我们当时就想说,这个题材其实是很值得去尝试的,因为之前没有人做过,然后我们就想试一试,因为我们是首家中澳跨文化表演艺术机构嘛,我觉得由我们来引起这样一个先锋的探索,也是非常合适的,后来我们就尝试了一下。

在这个背景之下,探讨的主题其实依然还是爱和救赎,个人觉醒和成长,正义和邪恶。其实主题是永恒的,我们把东西方美学融入,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大胆的叙事。

Yuye Lu:

我感觉现代仙侠的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的新颖,然后作为首部中澳跨文化现代仙侠微电影,您认为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Olivia:

其实一开始可能观众觉得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名字,就在于它的元素的呈现,因为它是首部中澳跨文化现代仙侠微电影,也是墨尔本首个东西方跨文化现代仙侠微电影。 观众说:“哦?这个很有意思,就从来没有听过” 然后我就觉得,它的元素,比方说东方少女在西方世界里面成长为一个女侠,或者说女英雄的这个故事,然后我们东西方魔法,正邪的对抗,爱情的救赎,女性英雄,华流,正义崛起,这些都是可能比较有吸引力的。

但是我想说,在这些有吸引力的外表之下,其实我觉得重要的,我们希望传达的其实是中西合璧的这么一个理念和内核。我们想反映的是个人在面对痛苦和挑战的时候怎么去选择和抉择,以及最后我们如何在心中用什么样的力量去唤起我们内心的勇敢,然后去战胜邪恶、战胜我们内心的阴暗也好、战胜命运的不公也好,我们怎么样去实现自我的成长和救赎?其实这个是我们这个戏的底色。最后是希望能够带给观众一个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作品,其实这个是我们创造这部仙侠作品的一个初衷,和我们想要传递的一些信息。

图片来源:SBS

Yuye Lu:

听到您的分享,我感觉它也是一部想要给大家赋能的一部作品。那么刚才您也有提到这部微电影,它是将东方玄幻以及西方的一些美学相结合在一起,然后在视觉上是有很多的创新,也有融合了剑术,汉服以及西方的魔法美学这些非常不一样的内容,那我也想问一下,这些元素是如何被整合到影片中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呈现的方式?然后您刚才也是说到,大家可能听到这部微电影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哇,这个题材真的是很新颖呢。

Olivia:

其实这个创作我们大概有几个月的周期,有一个创意团队。这个作品的理念与我们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因为我们都是一直在做引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创新这个方向。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从场地、服化道、妆造、摄影、后期剪辑和配乐等方面出发,围绕故事核心进行统一的视觉和风格设定。

比如,剑术、舞蹈和汉服这些元素,在澳大利亚现代社会中依然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多元共融的土壤,给了我们很多的养分,让我们能够展现东方美学。在故事设定中,我们设定女主是一位“现代修仙”的东方少女。她有东方文化的背景,同时也生活在现代西方社会。虽然在微电影中还未完全展开她的生活状态,但后续的发展中,她可能是一位学生,住在公寓,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澳大利亚当代少女,实际上融合了东方文化背景和西方现代生活。

在妆造方面,我们从色彩美学、视觉对比入手,思考如何在澳大利亚的当代社会中呈现剑、服饰、汉服等东方元素。当穿着带有东方色彩造型的女主角和男主角站在一起时,视觉效果并不突兀,而是和谐且具有美感的。这一切是我们在几个月的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调整、重塑,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一个结果。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我们之前做舞台剧、创新型的小品时就有类似经验,已有四五年的积累。所以我们有信心把这部作品做好。令人惊喜的是,这次的微电影很荣幸在北美、欧洲、澳新、亚洲等地的多个电影节的奖项和入围,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共鸣。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视觉美学角度看,我们这个戏里也融入了打斗和动作元素。虽然属于玄幻题材,但也包含浪漫与动作的结合。我们在这个部分其实用了不少西方电影的手法,比如光影设计、动作编排,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画面的冲击感,充满了张力和力度。我很荣幸是第一位在澳大利亚表演中澳跨文化肢体剧的演员,后来我又主演了一系列的作品。现在又主演了这样一个创新型的影视作品。我一直在探索东方美学与西方表现手法的融合。我们的团队很多都是身兼东西方或者说中澳的一个文化背景,可能很多人是来自来自中国的,从小在中国受过文化背景和教育的熏陶,我们又到了澳大利亚学习戏剧、表演、幕后工作,然后我们又碰到了澳大利亚或者是在澳大利亚来自全世界的团队,大家都把自己的背景融入进来,然后共同创造出这样一个作品,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探索的,也非常荣幸收获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图片来源:SBS

Yuye Lu:

您刚才提到影片中包含不少打斗和动作戏,同时还融入了剑术、汉服和西方魔法美学,应该有很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场景。对于演员来说,这些部分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在准备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一些难忘的幕后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

Olivia:

确实是挑战不少。因为我本身是肢体剧演员出身,所以当我有幸出演这部电影女主角的时候,一看到剧本就发现大部分重头戏都集中在女主身上。她与两位本地男演员之间有不少打斗场面,角色设定包括被囚禁、经历爱恨交织等关键剧情。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段的一场囚禁戏。当时由于这是一部非营利的艺术创作作品,预算有限,很多场景需要我们凭空想象。这一幕设定为女主被长期囚禁、身心濒临崩溃的状态。群演并非专业演员,拍摄时带着好玩的心态,甚至会笑场。但我需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进入角色,呈现出青筋暴起、接近崩溃的极度痛苦。当时在场的人说,我那一天仿佛用尽了毕生的表演功力。我心里也想着,这十年苦练,可能就是为了演好那一刻。

作为演员,在表演的选择上,我至今仍在思考当时的决定是否恰当。因为面对一个全新的故事,我们必须思考要将痛苦表现到什么程度——是克制地呈现,还是用力地爆发?舞台剧和电影的表演方式不同,我们虽然拍的是电影,但拍摄场景设定在类似舞台的环境中,而且主创团队探讨着“宁多勿少”的表达方式。于是我尝试了更戏剧化的风格。但我也担心这样会不会在电影镜头下显得夸张。那个时候我内心非常挣扎。我记得上表演课时老师说过,只要你内心的情感是正确的,只要你知道角色的目标和贯穿线,就大胆做出选择。我当时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进行表演的。如今,这部影片获得了电影节评委和观众的肯定,我想那时的选择应该是对的。但说实话,在那个重要的开场戏里,我确实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为这部戏是大女主戏,又是开场的重要戏份,我的表演会直接影响到两位男演员的发挥,甚至关系到整部影片的走向。回头看,觉得自己很幸运,也觉得这是我演员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Yuye Lu:

您刚才提到使用了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是不是说在表演上会比较夸张?

Olivia:

因为拍摄当时没有特效,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剪辑,我必须靠自己的表演去填补空白。大部分群演的状态偏轻松,但我的角色设定却是极度痛苦的。所以我在表演中,可能剧本写的是十分的痛苦,我可能演到了十一分,因为当时在想给我们这个戏一个戏剧冲突,在开场即高潮的时候,不能演的过于平静。因为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的前十秒吸引不了人,观众们就会转走了。所以我一直在想,怎么去演比较好。而如果当时我表演得也轻松搞笑,那么影片整体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尽管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女主角在一开始就表现得那么痛苦,但其实在剧本设定里,女主是被魔法控制、深受身心灵折磨的状态。作为演员,我只能凭空想象并在内心完整构建出她的精神世界。我也很幸运,后期剪辑和团队努力让最终成片得以完整呈现那种情绪张力,这让我相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Yuye Lu:

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方式,您不仅把情绪传递给了观众,也影响了两位男演员的表演风格。那么,女主这个角色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您是如何理解和塑造她的?

图片来源:SBS

Olivia:

当我拿到剧本时,第一时间在想,这个故事对我意味着什么?除了爱情元素、东方少女赴西方、遇到困难这些元素之外。我感受到的是它是一个爱情救赎、正邪对抗的主题之下,它有东西方元素交融,也有华流崛起和女性成长的寓意。我其实是看到了这一点,我是演员,我同时也是一个观众嘛,我当时其实是跟着大家一起通过这个剧情和故事的这个走向去看到这个女主从一个稚嫩到强大,然后从身陷囹圄,肉体受制,但还是勇敢的,到他后期经历了很大的一个转折和痛苦,然后爱情和心碎的这个过程之后灵力觉醒,然后冲破了黑暗,对抗了不公,最后能够走向光明的这个过程,我觉得这个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虽然这是一部“大女主”影片,但我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希望把我感受到的力量传达给每一位看到这部影片的女性——无论是中国女性、东方女性,还是全世界的女性。挣脱束缚、实现自我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所爱,也会承受痛苦、不幸。但只要不放弃,然后你勇敢的在你现在在的这个环境下面去探讨,去探索去寻找你心中的光明的时候,就定会遇到真正懂你、爱你的人,也会看到光明和希望。然后这不管这个光明和希望是来自于内心,还是来自于外界,他最后都会化成一股力量,只要你拥有了这股力量,你就可以去对抗那些来自命运或他人的压迫、不开心、无常,你最后都能够走出自己的路。在这个片子里面,最后Liz是往着东方女侠,或者说女英雄的这个方向去迈进。但其实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女侠或女英雄。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救赎自己。

你自己爱自己,你吸收别人的爱画这些爱,哪怕化悲愤为力量,都能够成为你前行的勇气。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呃,例子,特别和和打动我的地方,这也是我觉得我想传递给观众们的这个信息。作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华人女演员,作为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跨文化的女性,想要传递给大家的信息大概就是这些。

Yuye Lu:

听完您的分享,真的觉得Liz是一个很有“大女主”气质的角色。那您在饰演她的过程中,有没有最喜欢的某一幕或者某句台词?为什么那个部分让您印象特别深刻?

Olivia:

其实这正是我想分享的地方。在创作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状态,方法。但是通过这个戏,我想分享的反而是演员之间的互动,即行创作,对手之间的火花,这个是我最大的成长和收获。我原本以为最打动我、最喜欢的戏会是女主觉醒的时刻,或她爆发、冲破牢笼的瞬间。但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一场对手戏。那是一个情绪非常紧张的场景,男主即将倒地。他情不自禁的看着我,他就流泪了,那就是这这滴泪是我没有想到的。那一刻,我立刻感受到他对女主的疼惜与不舍,也因此进入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创作空间。随后,我进行了即兴、充满情绪爆发的表演,也非常幸运,现在有一些反馈,也是那些表演成为了名场面。

过去我更多关注技术层面的细节。通过这次创作,我感受到要真正的和对手去互相成就。这次很荣幸获得了一些最佳女主的奖项,虽然最终获奖的是我,但我认为这个奖项也是有他的一半。如果要说一句最喜欢的台词,那应该就是男主角的两句“Wake up”。饰演男主的人叫做Dart,我们在戏里即是爱人也是战友。这句话原本不在剧本里,后来被加入,并成为了影片标题《Wake Her Up》的来源。最初听到这句话时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经历这段创作旅程后,我去回顾我们这个创作过程的时候,我觉得他真真正正的给到了我一个,就是他唤醒了女主也唤醒了我。他通过深情的呼唤,唤醒了女主的可能就是肉体的觉醒灵力的觉醒勇气的觉醒,然后爱情的觉醒。然后我觉得他作为一个男演员,虽然我跟他接触的时间非常短,然后并且我来自东方,他来自西方,但是我同样感受到他其实也唤醒了我作为女演员的这一系列的情感和表达。虽然他可能不一定会听见我们这一次的这个广播,但是我还是想真诚的感谢他,然后这也是成为我演员生涯中非常难忘的难忘的一段回忆吧,就是我的这一系列的就是最佳女主角的奖项,我希望也能够献给他,我也祝福他的演艺事业能够越来越好。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情感才是一切的核心。你是演员也好,是故事创作者也好,最核心的是和对手、主创之间的共鸣。技术和方法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的。我还记得我们曾讨论过这个戏要表达什么,他说是“爱情”。我当时就说你的格局怎么这么小?怎么只是爱情?他说:“如果连爱情都表达不好,你还谈什么其他呢?”我现在回想,觉得他说得对。他可能在技术层面设计和我有所不同,但是他作为一个爱情戏的男主角,在这方面已经非常好,也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我现在觉得,所有的身心灵表达都来自对手间情感的共鸣、心灵的交流,然后才是有外来所有的一切,你所有的技术,所有的材料、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个来的。

图片来源:SBS

Yuye Lu:

嗯,可以说通过出演这部微电影《将她唤醒》,你在表演上有了新的体会和成长,在与对手的对戏中也有了新的感悟。再回到影片本身,我看到 media release 中提到开场台词经历了多个版本的修改,能否剧透一下最终选择的版本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版本?

Olivia:

我们开场白是由一位本地配音艺术家完成的。剪辑团队是中国的,他们当时设计开场要体现主题,同时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所以提供了很多版本的参考。有的说,你这个是一个东西方宏大的一个叙事,你要有史诗级的质感。也有的说你这是一个浪漫的童话,你也要展现出爱情的元素。方向很多,配音艺术家也纠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最终是由我来把控的,我觉得还是选择娓娓道来的方式,不需要太宏大,同时巧妙引入几个主题,用温暖、向上的氛围呈现这个故事。虽然剧情中有悲剧成分,但我们想传递的是温暖积极的信息。

最后这个版本,我觉得很贴合我们的主题。我也很感谢那位配音艺术家,作为本地艺术家,他能准确捕捉我们想表达的情感。这其实就是跨文化创作的奇妙之处。当主创团队真心为主题服务,彼此贡献各自文化的共同元素,一起去开发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多说,作品自然就能契合。其实最后一版的时候,配音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是没有和其他人沟通,他是自己先创作的。同时我们中国团队也有给我一个他们希望什么样的一个版本。然后呢,我就作为一个主创的一个代表,总体的把控的船长,看到各个水手们给我的这个材料,发现他们居然惊人的一致,我当时就觉得,哦。其实有时候当你真的懂我们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无论你来自东方、澳大利亚还是加拿大,都能创作出彼此都能够喜欢都能够理解的这么一个好的作品,只要这个作品是我们能够理解的,那么我们相信全世界的观众也能够理解。事实也证明我们这个选择是对的。

Yuye Lu:

嗯,可以说心有灵犀了是吧?所以最后是没有选择史诗级的宏大叙事的开场是吗?因为我感觉这个听起来也挺有氛围感的呀。

Olivia:

是的,我们还尝试过游戏的开场方式,因为他们说现在要吸引18岁到35岁的观众,就要上来给人一种游戏的快感。他们也尝试了,但最后我自己还是决定回到我们机构Cross Encounters(X戏界)一贯的风格。我们从2025年开始创作,每年基本有一部大戏。之前的大戏都有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也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虽然每部戏的主题不同,但都想传达积极向上、自我成长、光明的主题,所以这次的风格也是延续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艺术风格。

图片来源:SBS

Yuye Lu:

所以最后选择了娓娓道来的方式。那刚才您也分享这部微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您个人也获得了多项最佳女主角荣誉。当时得知这些消息,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Olivia:

其实我作为演员本人最开始是很意外的。这个片子的预算有限,是一部独立作品,当时在简陋的拍摄条件下尽量展现创意。我们只是想试一试,看看最近3个月内全球有哪些电影节,能入围一个就很不错了。结果陆续传来消息,说我已经获得了五项最佳女主角奖项,机构也获得了首次最佳制作奖等,还有全世界20多个电影节入围,有些还在评比中。

意外之后当然是感谢团队,我们也有聚会庆祝。我觉得这是对我们进行中澳跨文化探索努力的认可。在开心之后,我很快进入另一种状态,也不能说紧张,更像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因为其实跨文化不容易做,然后也非常荣幸,现在可能大家给我“中澳跨文化戏剧第一人”的这么一个说法,包括我的机构的中澳跨文化,戏剧文化交流引领者这么一个名称吧,然后我就觉得肩上的那个担子是非常重的。这次经历证明了好的跨文化作品可以跨越国际,让全球观众产生共鸣,它有无限可能。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接下来要做得更好,在内容和设置上进行更多全球化尝试,才能真正走好开拓者的道路。

我感受到这是一把双刃剑。生活如逆水行舟,艺术创作也是一样。现在到了一个阶段,很荣幸获奖,说明技术和表演过关,故事和内核有潜力。但如果停在这里,我会觉得对不起评委、观众,还有一路支持我的团队。如果不再前进、不把它做大,我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交流使者或者说艺术领导者。所以短暂的开心之后,我就陷入一种自我勉励,不断激励自己的状态。我每天都在想,2025年要怎么带团队继续发展这个项目,把这系列IP做得更好,真正带领更多华流作品走向国际,继续做我们的公益交流项目。这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事。

虽然我还不能说自己多有能力,但那句话是真的——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责任。现在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我的路还很长很长。

图片来源:SBS 将她唤醒 on Google

Yuye Lu:

所以这部微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优异成绩,对您来说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那刚才其实我们也聊到,您在表演上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成长,可以分享一下吗?

Olivia:

是说我作为演员的一些体会和成长是吗?

Yuye Lu:

嗯,是的,或者是您带领团队的成长也可以,看您想怎么说。

Olivia:

其实我觉得作为演员,我看到有一些电影节的官方的宣发,我也觉得很荣幸。很多其他演员是凭借长篇入围,他们大多是西方面孔。而我作为一个在澳大利亚发展的中国女演员,能够凭借一部短片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奖项,真的是没有想到。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新人,只是千万个女演员中的一个,这次获奖让我感到华流崛起确实让更多东方面孔被看到,这是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从表演上来说,这次经历当然也在继续鞭策我,也让我反思了很多。我在工作中很投入,私下却很放松,比如爱吃甜食、不爱运动、经常熬夜。但作为一个演员,这些习惯其实会影响状态。获奖之后,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放纵自己,要保持更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因为未来要承担更多作为演员和制作人的责任。我也能理解一些前辈说的辛苦,比如这么辛苦却不能随便吃喝放松。其实我也很想休息庆祝几个月,但我知道不能这么做,这样是对自己和团队的不负责任,所以我就真的觉得自己一刻也不能休息,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个感受。

图片来源:SBS

作为机构的创始人,我的感受是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之前更多是艺术探索和文化交流,也做了很多公益项目,但是我们其实没有很多的去走向一个商业的市场。虽然是非营利机构,但我觉得不能排斥商业元素。2025年我们计划开展更多国际合作,在故事和内容做一些扩展,以及融入新技术。那这样的话你就会跟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或者说在澳大利亚的其他的一些商业性的机构进行合作。这是我觉得一个机构走向国际的一个必经之路吧。这是一对我而言也是新的尝试,但是如果你要把有跨文化影响力的作品呈现给世界的观众,那你就必须要进入到国际的市场。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去跟多方的,比方说新技术新体验,那么互动型、虚拟现实、游戏类的技术,或与国际上的电影或表演机构合作,我觉得这个是我要带领大家团队就是要探索的一个方向。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种种都好,我觉得你始终牢牢记自己艺术创新和文化交流的引领者的身份,然后作为中澳跨文化交流,你是桥梁也是引领者的这个身份。以及东西方的艺术家、政府和观众、企事业单位的连接者的这个身份,持续做有意义的公众项目,做艺术公益的践行者这个身份。我觉得我只要把这些事情给做好了,我相信和走向国际是可以并行的。所以我希望能够代表中澳跨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就是我对2025年自己和团队的一个规划。

Yuye Lu:

所以这就是2025年一些未来的期待吧。那我想进入2025年,作为一名演员、作为中澳表演艺术机构的创始人,也作为中澳交流的桥梁,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了。我们也希望您在新的一年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期待您未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谢谢。

Olivia:

非常谢谢大家。其实生活有很多不如意,每个人肩上的担子都很重,但是我觉得人是要往着的1%的甜头去发展,我觉得这样的话,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也分享给大家。

Olivia:

嗯,其实最后我有两方面想说。一方面是,虽然我跟SBS的观众们不是经常联系,但我每一次有重要的作品都会来跟你们分享。我从一个学影视的学生,到戏剧作品的演员,再到现在的影视演员,我觉得我的一步一步也是跟SBS的观众一起成长起来的,我也觉得很开心之前有机会分享,也希望以后继续分享我的从艺之路。

再一个是,我也代表Cross Encounters(X戏界)跟大家呼吁:不管您是艺术慈善家、影视出品人、电视台、APP,或者您是有跨文化交流需求的企业,都欢迎与我们联系,与我们合作。其实我觉得我们一起去打造去创造,就能让中澳跨文化的桥梁越来越坚固。这样我们看到的风景就会越来越美丽。谢谢大家。

出处:SBS中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