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缩水40%,五一档倒退10年?国产电影是不是真“没救了”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今年五一档,国产电影的表现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谁能想到会如此惨淡呢?猫眼数据显示,《水饺皇后》《猎金·游戏》以及其他近十部新片几乎联合围攻,5月1日的单日票房竟然只有1.84亿!这个数字有多让人心惊呢?那天,票房破3000万的电影仅有两部,其余的七部电影中,有三部连千万票房都没有达成。放眼过去十年,今年五一档的惨状,堪比2022年疫情期间的影院限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与去年五一相比,这次的票房下滑了2亿,甚至比九年前的2015年还差,2015年那时五一票房为2.64亿,这一现实狠狠给行业当头一棒。当观众宁愿在景区人海中挤来挤去,也不愿走进电影院;而社交平台上,刷的不是观影推荐,而是避雷指南。中国电影现在正遭遇比疫情更为可怕的信任危机。

至于国产电影为何陷入困境,早在2024年,我就曾指出过这个问题。电影产业正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升级转型。第一个方向是重工业大片,侧重大IP、充满创意的创作,比如《哪吒》《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以《流浪地球》系列42亿票房为例,观众愿意为真正的视觉奇观买单。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突破工业天花板的作品,《黑神话悟空》《哪吒2》某种程度上就和《流浪地球》有着相似之处,难怪当时网友称郭帆、饺子和冯骥为三幻神。

《流浪地球2》的票房虽未达到预期,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积累仍然较浅,甚至连《三体》都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而《西游记》《哪吒》《封神》这样的文化根基则与此相对。另一方面,《流浪地球2》本身也有些复杂,普通观众可能难以理解。

严格来说,五一档并非一个重要的档期,但国产电影每年至少需要有10部像《哪吒2》《流浪地球》这样的重磅大片,接着是一些中等水平的商业大片。春节档能排两部,清明档和五一档则安排一部中等大片。暑期档则至少需要三到五部大片,这个档期有两个月,既要有开篇的重磅大作,又要有中间的小高潮,最后也要有几部具有强劲结尾的影片。国庆档同样要有两部左右的作品,而元旦档则要安排两部中等大片。这样的硬核创作,才是电影院的护城河。

电影产业的革新,正如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的改革,经典作品如《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再到后来的《泰坦尼克号》《指环王》《黑客帝国》,直到2009年《阿凡达》。中国电影近十年的崛起,类似的浪潮也是由《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这样的作品带起的。这些影片难度大,制作成本高,且适合电影院播放场景,数量不多。即使现在美国电影的创新也已经有所匮乏。

另一个方向是符合社会现状的作品,聚焦现实生活、社会矛盾以及历史现象。这类作品制作较为容易,且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量逐年增多。像《李煤焕英》《热辣滚烫》《第二十条》这样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而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也因为其真诚而受到好评。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电影就很难下定论了。

中国电影的败因,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被“既要又要”的贪婪思维所拖累。许多伪装成“工业标杆”的影片,通过流量明星和热搜营销的套路,反而摧毁了行业的根基。例如《满江红》这种剧本杀式的叙事,和《侠之大者》的PPT式打斗,预算全砸在了明星和宣传上,结果观众花60块钱看了一场加长版的预告片。

某些大导演的新作,像是让毒贩讲兄弟情,或者战争片用偶像剧手法拍烈士,这些违背公序良俗的“创意”实际上反映出主创团队既想蹭严肃题材的热度,又舍不得流量密码的投机。更严重的是,从资方到院线,再到宣发和影评人,整个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一个腐化的闭环。

另外,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难以定义的现实题材商业片,如王俊凯饰演流浪汉,易烊千玺饰演脑瘫患者,张艺兴饰演聋哑人,赵丽颖饰演女性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张子枫饰演校园霸凌和性侵受害者等。这些电影,虽然看似不算烂,但与世界级的同类作品相比,或与国内的经典电影如《药神》《嘉年华》《血观音》等相比,显得差强人意。

这些作品打着现实题材的旗号,却未能真正做到深刻和有力量,难以作出公正的评价。一旦批评这些作品,粉丝就会站出来为其辩护,称它们是在为现实发声。那么,评论者还能说什么呢?

五一档的票房崩盘,本质上是观众对伪电影的集体反应。当《周处除三害》凭借口碑逆袭,《坠落的审判》凭借质量长期飘红时,市场早已给出了答案:好电影永远不缺观众,烂片自然会被历史淘汰。

中国电影人应该清醒了!与其怪审查,抱怨流媒体,怨天尤人,不如真正回到创作的本质。毕竟,观众手中的电影票,才是行业最真实的选票。

电影的边缘化已经开始,最大的原因是电影圈子对现状的腐化和边缘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相比于短视频、游戏、网络小说等更新更先进的文化形式,电影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报纸、杂志、电视都接近淘汰,电影为什么就不能走向衰退呢?

电影圈子问题更为严重,因为它深陷封建体制,忽视了最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不尊重国民的文艺消费规律,圈内空转而没有生命力。与外行导演相比,圈外人更尊重市场和观众的喜好,这也正是为什么某些外行导演的作品反而能够成功。

中国的游戏产业已经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绩,而中国电影产业的地位,现在看来,或许被高估了。毕竟,当前电影行业的经济规模,也许连不上《王者荣耀》这种游戏的规模。再加上短视频的崛起,电影行业能否扭转局面,恐怕还得看未来几年能否迎来一次新的叙事架构和创新之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