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演贾元春,一人雍容华贵,一人似大马猴,差距如此悬殊?
87版《红楼梦》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至今无法超越。虽然之后的96版和2010年版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总的来说,它们始终没能复制87版的辉煌,有些甚至被批评得不堪入目。而其中,黛玉葬花的情节令人肝肠寸断,但“元妃省亲”的一幕,却深深刻在了观众心里。
在凤辇到来之前,贾家上下早已精心准备,每个人都穿戴光鲜亮丽,头上的珠钗随着他们的走动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展示“皇亲国戚”的威风。可是,在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中,贾元春原本应该是端庄大气的贵妃娘娘,却常常演得像是个大马猴,令人忍俊不禁。
1977年,刚刚成立不久的香港佳艺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大制作,而这部剧就是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呈现的《红楼梦》。原著中的上百个重要角色,情节的紧密衔接,使得选角成了巨大的挑战。导演陈宇超毫不退缩,调集了许多戏曲界和话剧界的老演员,阵容强大,虽然该剧比87版早了10年,但无论在表演上还是剧情处理上,依然展现了不俗的水准。尽管资金有限,制作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元妃省亲”这一场戏,缺少了凤辇和侍从,只有一个丫鬟陪伴,显得有些寒酸,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与此相比,87版的《红楼梦》无疑是精益求精的典范。为了真实还原人物的神韵,导演王扶林邀请了许多艺术界的权威人物,为演员们开设了三个月的密集培训课程。在这段时间里,红学专家周汝昌教授为演员们讲解人物的要点,专业人士也指导演员们的形体动作。正是这份专注,成就了87版的经典,也让它成为了后来几十年间难以被超越的作品。
选角时,导演曾考虑过将成梅安排在宝钗一组,因为她的面容与宝钗形象非常契合。然而,拍摄到一半时,导演决定将她安排为贾元春,这让成梅感到不安。毕竟她之前多演小角色,演技并未受到过多考验,担心自己无法驾驭贾元春的威严。不过,导演对她的肯定让她逐渐找到了信心。在一次次的演绎后,成梅的表现愈加稳重,在与贾政隔帘相见的一幕中,她眼含泪水,但只是轻轻落下一滴,展现了她对角色深刻的理解和剧组的全力支持。
在拍摄“元妃省亲”时,剧组的工作人员不惜跑遍北京的白云观和扬州的瘦西湖,还在当地专门搭建了大观园的拍摄基地,力求还原那个盛大的场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此同时,越剧版的《红楼梦》在2002年也值得一提。它不仅展现了演员们精湛的身姿和唱腔,细节处理也颇为到位,特别是“元妃省亲”这一段,演员们通过表情的细腻处理,将贾元春与长辈们团聚时的悲痛传递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一版的贾元春却让观众失望,导演的用心不够,导致整部剧的效果大打折扣。若能更用力去制作,相信它的反响与收视率一定能超过当年的成绩。
其他翻拍版本各有其优势和缺点:资金的限制、演员的表现,甚至导演的态度,都影响了这些版本的效果。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一定要争第一,但经典之作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难以超越的标杆。比如,饰演贾元春的王彦华版,虽然在造型上显得有些古怪,尤其是她的铜钱头和影片滤镜的运用,给人一种怪异的氛围,让角色的高贵感大打折扣。至于其他角色,如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在追求还原的过程中尽力模仿,但也未能完全展现原著中人物的神韵。
导演李少红曾承认自己对《红楼梦》原著理解不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表现。毕竟,导演如果未能真正理解原著,又如何能指导演员准确地演绎角色呢?如今,87版《红楼梦》仍然被众人怀念,无需过多对比,它的经典地位依旧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