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入岛,揭露文化“台独”谎言,破除误解

2025-05-0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五一档的电影热潮继《哪吒2》爆红后继续席卷而来。截至5月2日13时38分,2025年五一档的新片(包括重映)的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了3亿元人民币。然而,不仅是大陆的观众在享受这场电影盛宴,隔海相望的台湾也在今年的五一档迎来了一部电影的特别放映——这部影片是大陆的《长安三万里》。

台湾虽然同样把五一劳动节定为法定假期,但并没有形成大陆那样的五一档文化,电影上映多是散漫的安排。然而,《长安三万里》的上映却给岛内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体验。这部电影原定于2023年7月在大陆上映,背景设定在盛唐时期。影片通过讲述安史之乱后的长安战乱,讲述主人公高适在回忆自己与李白的往事时,带领观众进入一段诗意的盛唐时代。影片长达168分钟,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最长的动画片时长,并且凭借18.2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广泛认可。

2025年4月30日,《长安三万里》开始在台湾院线公映,并提供了普通话和闽南语两个版本。影片的台湾首映于4月28日在台北举行,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受到岛内影迷的热烈欢迎。《长安三万里》本身也带有台湾元素,片尾曲由台湾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作曲并亲自演唱。他将唐诗的内容重新编排,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在电影中与李白的诗句形成千年共鸣,呈现出诗人胸怀壮志的豪情。

然而,由于台湾的大陆电影引进政策采取“配额抽签”制度,每年随机抽取十部大陆影片在岛内上映,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大陆的电影都能够顺利进入台湾的影院市场。但这并未阻止台湾民众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台湾的资深媒体人唐湘龙,早在2023年便多次公开表达了对《长安三万里》的期待。即便当年《哪吒2》爆发式地走红,唐湘龙依然在节目中提到他期待观看《长安三万里》,并表示这部影片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他感受到影片深刻传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意境。

虽然《长安三万里》在台湾的上映较为迟到,但这部影片的精美画工、细腻剧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必将引领台湾观众走进大唐盛世,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感知大陆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坚持与热情。这也让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哪吒2》也能顺利登陆台湾,继续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外,《长安三万里》的闽南语配音,体现了制作团队对文化细节的高度尊重。台湾的闽南语专家陈世明博士担任顾问,确保了发音的准确性和文化的传承。台湾演员李罗为影片中的李白角色配音,并且在记者会上用闽南语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引起现场的热烈反响。更有岛内网友表示,闽南语配音让影片更具诚意,因为泉州、漳州等地区的方言是唐代官话的遗存,唐朝的故事配上唐朝的语言,呈现出极具历史韵味的效果。

这种细节不仅加深了两岸文化的共鸣,更突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近年来,台湾部分政治力量借着“去中国化”推动文化“台独”,试图在语言和文化上与大陆割裂。甚至有提案更改“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的名称,意图把“台语”与大陆的文化区别开来。这一切举动,显得格外荒唐和不合时宜。

然而,当台湾观众在《长安三万里》中听到用闽南语演绎的唐诗,他们自然会明白“台独”势力企图操控的“台语”与闽南语之争,本质上是一场政治闹剧。事实证明,闽南语就是中国话,任何试图割裂的行为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所言,无论台湾当局如何抹去中华文化的痕迹,最终都无法改变台湾同胞与大陆血脉相连、文化相通的事实。

在未来,文化交流必将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纽带,而中华文化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抹去。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