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无意于梁山头把交椅?且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架空晁盖的!
宋江在招揽众人上山入伙的过程中,屡次提及愿把这梁山头把交椅相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他真的无意于这头把交椅?
众所周知,梁山首先是由落魄书生王伦掌舵,可惜他胸无大志且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当晁盖等众人前来投奔时,小心眼的他拒不接纳,最终豹子头林冲忍无可忍,出手杀了王伦而将晁天王晁盖让上了梁山老大的位置。
“天王”二字,威不可挡,可事实上他的地位却始终不及宋江。
当宋江因为在江州浔阳楼上题反诗而面临杀身之祸时,梁山众人因为感激他当年冒死走漏消息的救命之恩,遂大举来攻。众将齐出、几经周折,才把宋江从死亡边上拉了回来。而他这一次再无苟延残喘的选择,只能上梁山。
斯时,晁盖因为宋江的救命之恩,加之宋江在江湖上的声望地位便提出来要让位于他,但是宋江拼死不肯。我想,原因不外乎他这样无尺寸之功就直接“客代主位”,众人难免会不服。毕竟,刚上山嘛,而且是在让梁山也损兵折将的前提下上的山,姿态不得不摆低点,来日方长。
宋江归属梁山之后,梁山的大小事都由他来操作,尤其是每次的出兵,更是显得他有抢功之嫌。当晁盖每每提出要亲自领兵前去时,宋江、吴用等人却总是劝说“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容小弟前去解决。”
言之凿凿,让晁天王也无可奈何,只能一次次的看着宋江带兵下山,三打祝家庄,屡屡征战,归来之时还总是又多了几个兄弟。如此一来,宋江的声明日盛,羽翼日丰。
天下人皆闻梁山,及时雨宋公明之名名震四方,却鲜有人提及梁山之主,那个托塔天王晁盖。
也许晁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了,他不得不找一个机会来慢慢的夺回自己该有的地位,而此时,恰好曾头市夺马一事发生了。于是,晁盖便显得怒不可遏的要亲自前往攻打,宋江等一再劝说也无济于事。
可惜,很不幸,晁天王终于能下山出马时,碰到的偏偏却是一块硬骨头。曾家五虎外加史文恭,智勇双全,且又设下了圈套。而晁天王带领的众头领中,除了豹子头林冲和双鞭呼延灼这两位猛将,外加水上比较了得的“三阮”,其他人最多也就是梁山第二、第三梯队的那些成员,由此也可以窥得梁山老大此时的尴尬处境。
此时,急于求成的晁盖毅然选择了相信两个素未谋面的和尚之言,晚上前去偷袭。当他发现上当受骗时,为时已晚,慌不择路下不小心被一流箭射中,刚好还是一支有毒的箭。说实话,有点巧。
待晁盖被众人救回,回到梁山后已经是奄奄一息。在他临终之际,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梁山的继任人选。按理说,此时宋江踏上这一把手的位置已经是众望所归,可晁天王却不甘心这样做,他还想最后拼一把。
一来,他不甘心自己的位置被这般轻易的取代;二来,他一心要做大宋皇帝的死对头,他不想让有着招安倾向的宋江如此断送了梁山。
于是,他留下了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晁盖想要用这一遗言来阻挡一下宋江迈上主位的步伐,想用这一情理给宋江造成些许障碍,可惜,徒劳无功。
史文恭最终是谁抓住的?是卢俊义。
卢俊义坐上头把交椅了吗?没有。
那是为什么呢?梁山众人眼中只有宋江,再无他人。
个人认为,宋江还是觊觎这一位置的,不是出于他的占有欲或者是权力欲望,而是他自始至终想着被朝廷招安的心所驱使的。
宋江在阎婆惜一案后,几次三番遭到迫害,梁山等人也屡屡劝他入伙,可他却宁为大宋一阶下囚,也不愿成为造反之人,后来江州一事让他实在走投无路,才最终选择了上梁山。
可他心里还是挂念着宋朝,他想为朝廷做事、为祖宗争光,而这前提是首先得得到朝廷的认可。
于是,他选择了先主宰梁山,然后驱使众人接受招安,所以晁天王被一步步架空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