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宇直言:反驳型人格不适合演戏,傅首尔的表现,刘涛也救不了
文丨冒泡
《无限超越班3》自开播以来,热度始终不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每位演员在综艺中的表现各具特色,而导师们的点评更是犀利,时常一针见血,仿佛“毒舌”化身,带给观众不少的紧张与刺激。每次导师的点评环节,网友们都为学员们捏了一把汗。
最近,傅首尔在节目中的表现受到了几位导师的严厉批评,其中吴镇宇直接指出:“你有严重的反驳型人格,这对你的演艺事业构成了障碍。”
那么,傅首尔当天究竟表现如何?反驳型人格真的不适合演戏吗?
在小考的舞台上,导师给傅首尔安排的情节是:一个离婚的女人与现任妻子展开“遗产争夺战”。要求她前半段情绪要强烈,后半段则需展现出内心的细腻情感,搭戏的对手是导师刘涛。
演出开始时,傅首尔情绪激烈,气势汹汹地走上场,像是准备与人“开战”。她一开口便情绪失控,语速飞快,完全未能展示出内心的起伏,反而似乎把台词当作发泄的工具,声音大到令人难以承受,却缺乏任何情感波动或表情变化。无论是情绪还是内心的深度,始终没有一丝起伏,始终保持同样的语气和面容。
刘涛试图用新剧情调动傅首尔的情绪,给她提供情感上的突破点。刘涛提到前夫因肺癌去世,并质问她为何没有回应,但傅首尔依旧面无表情,毫无惊讶和伤心,反而坚持将注意力集中在金钱问题上,她几乎没有任何情感波动,只想着要台词完成,“我要钱”的心态过于明显。
尽管刘涛一再尝试引导她,傅首尔还是没有能改变表现,最终导师们只能无奈喊出“咔”来终止表演。意识到问题后,傅首尔立刻向导师们道歉,连声说“对不起”。随即,导师们开始给出犀利点评,最先发声的是吴镇宇,他指出傅首尔过于依赖理性思维,总是用脑力去“反驳”,而不是从内心去感受角色。
吴镇宇解释道,演员最忌讳的就是反驳,演戏最重要的是从内心去体会角色的情感,而不是在台词中争辩。他认为,傅首尔在演绎过程中,一直无法摆脱辩手的思维,导致她的表演缺乏情感深度,表现得像是在吵架,而非演戏。
紧接着,郝蕾对傅首尔的表现进行了评价,指出作为一名辩手,傅首尔具备强大的逻辑能力,但作为演员,需要的是感性思维和对角色的真实感受,而非冷冰冰的逻辑推理。郝蕾进一步提到,傅首尔的表现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对对方情感的反应,只想着如何去反驳对方。她强调,辩论与表演之间有本质区别,演员的情感投入是不可或缺的。
郝蕾的话更是直击要害:“你是不是平时习惯了不让别人看到你的脆弱?”傅首尔一时语塞,承认自己因为带入过多的个人经历而变得有些慌乱。
事实上,傅首尔的情感故事曾频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她在节目中提到丈夫老刘,称其为她的“幕后支持者”。两人早年一直是事业上的搭档,但随着傅首尔的事业蒸蒸日上,老刘逐渐退出了职场,承担起了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随着傅首尔事业的高速发展,她开始觉得自己和老刘在事业上不再匹配,产生了距离感,导致两人关系日渐疏远。
在节目中,傅首尔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老刘,甚至有些无情。为了节目效果,她毫不顾忌老刘的感受,而是过度强调自己的成就和事业,忽视了老刘的付出。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手。老刘曾在节目中表示,离婚是因为不满自己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了成全傅首尔的事业。
因此,许多网友对傅首尔在节目中的表现产生了质疑,认为她并没有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将自己的感情经历过度带入角色,难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对于傅首尔的表演,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