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管理三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企业管理者来讲

2025-02-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行知的回答:


企业管理理论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

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企业管理理论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

2。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管理3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企业管理有何实践意义

转学生的回答:


管理髮展的三个阶段

1876~1910——经验管理阶段,特徵是「人治」,主要靠经营者个人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 。

1911~1980——科学管理阶段,特徵是「法治」,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和流程优化实现高效率 。

2023年以来——文化管理阶段,「文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全体员工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主动自觉地为企业创造利润。

比较实际的意义是根据企业发展形态和规模,採取适用的管理方法。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有些什么异同点?

檬忱的回答:


企业文化管理认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以尊重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成功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它们的资金、技术、装置、建筑物、销售网路等硬体,而在于有致力于人的发展的企业文化。

传统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韦伯的科层管理 、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 。其贡献在于:突出了管理中採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坚持学习会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确定了在组织有效运作中的许多重要原则;强调了薪金作为激励因素的潜在重要性。

诗哲北极光的回答:


1.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是目前正在探索和实践着的管理目标,其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包括:

(1)把企业看成有机的、「人的组织」,是培养人性的学校。传统上把企业看成生产产品的地方,充满机床装置、物化的东西;而从文化的角度看,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面临两种使命,赚取利润和培养人性,更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员工的文化素质,增加其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2)从人性假设来看,企业把员工看成是有血有肉、有着自我价值实现的「文化人」,人人是目的,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家是这样,每个员工也是这样。

(3)「外圆内方」式管理。外圆指通过文化来实行好的管理,内方指制度的内化,慢慢把制度演变为一种习俗。文化管理很好地诠释了制度与文化的关係。

文化管理寻找的是一种中性的智慧,寻找的是一种中性的管理理念。文化是制度的润滑剂,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文化的润滑则难以成为自觉的人格行为,难以内化成为习俗。制度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塑造的关係。

应该借鉴中国古代老子的智慧:无为而治、自我管理。

(4)重视感情和价值在管理中的运用。以前强调要什么,不要什么,感到人是一种很被动的存在;文化管理通过感情、价值观的渗透,变人的被动为主动。

2.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人从日本二战后经济神速发展的奥祕中发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后,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开始席捲全球。它的产生迎合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是人们对管理个性的需求,同时也是从「机会」市场走向「能力」市场的产物。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在文化阶段达到新的竞争。

中国加入wto之后,必须与狼共舞,但企业家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狼的体质,必然被狼拖死,而要具备狼的素质,必须提升企业素质,自己也变成狼,甚至比狼还强,才能战胜狼。这些没有文化管理的参与都是难以实现的。

总的来说,文化管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管理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迄今为止,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经验管理——人治、经济人

所谓经验管理是指没有成型的管理规律、成文的管理制度可以遵循,企业完全按照经营者自己的设想,跟着感觉,凭经验、直觉去管理。所以,在经验管理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这包括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凝聚人的个人魅力、良好的感觉和直觉。

2023年,英国诞生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成为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标誌。

在此后的漫漫岁月中,与这种小规模家族式的企业相伴随的是幼稚的市场和科学技术的低水平,这使管理者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但完全可以满足对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经验管理从不适应到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2)科学管理——法治、机械人

在世界上第一家企业诞生142年后的2023年,美国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使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阶段。使依法治厂、依法治企成为可能,使企业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泰勒认为,懒惰是所有人的共性,因此,重奖、重罚、金钱刺激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唯一手段。但泰勒的科学管理重物轻人,仅仅把员工当作工具,对员工採取胡萝蔔加大棒式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消极的一面。

(3)文化管理——文治、价值人

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实与历史的特点,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显示出来。文化是一整套由一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準则形成的,被个人行为能力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準、规範、模式的整合。 流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行为科学,虽然未能补充科学管理的不足,然而却为文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行为科学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5个层次,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不断攀升。正是从这一理论出发,人们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管理从重物不重人的科学管理向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在满足人的必要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儘量满足人的精神价值需要的文化管理髮展,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4.文化管理的基本特徵:

(1)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2)从理性的制度管理和灌输式的思想教育,到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由员工来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文化氛围,来规範和统一企业整体的行为,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力量。

(3)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将企业作为封闭系统,侧重于调节企业内部运作机制,而企业文化管理则将企业视为开放系统,来强化企业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络与调适。

(4)是「以人为目的」的管理。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新阶段?急急急

热心网友的回答:


以下本人的见解:

个人企业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东,也可以理解为组织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的形成、统

一、奋斗与实现,关于组织文化搞的最好的,我想至今最成功的是我们的伟大mao0-ze-dong那一代领导人,在革命时代,在没有物质保障的情况下,那些为理想、为价值观而奋斗牺牲的人(即用行动、灵魂与生命,实现理想),这也是那时西方世界惧怕我们的根本原因。

而企业中所组织的团队,只是不同个体以劳动换取物质层面需求的集合体,其大家加入组织的动机与心态的基本面是以生存、生活为目标的「混日子」(即用劳力,实现物质目标)。

企业文化:管的是人心,可以引导人用行动、灵魂与生命,实现理想,是管理的新阶段,更是最高阶段。

一般的组织管理:管的是行为,只能驱使人劳作,实现有限物质目标。

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新阶段(一句话概括:「驱使人易,用其心难」。)

热心网友的回答:


以下内容,个人观点。如有瑕疵,敬请见谅~~嘿嘿

以往的企业管理,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单纯的管理。在获取了利益的同时,很少考虑下层人员的需求。 近年来,企业文化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起来。

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渐渐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大致情况,更多的人在调查一个企业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企业文化。现如今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跨时代管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企业管理三个阶段及特点有哪些?

路路通的回答: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兴起阶段:二战后初期到2023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注重从概念体系上建立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着重研究如何把先进国家的管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二)低潮阶段:2023年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由于受世界性石油危机极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枯竭;还有由于比较管理学受当时流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影响的启迪,而一般系统论的衰退,对比较管理理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高潮阶段:80年代初—?。以四部管理着作:

《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些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运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比较管理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对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和方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并**设计了分析内部管理要素的模型,试图为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的分析工具;研究重点由过去的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管理学的特点:

一般说来,管理学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一般性。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它区别于"巨集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巨集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

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2)多科性,或综合性。管理学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型别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管理活动是很複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多种错综複杂的因素,利用经济学、数学、生产力经济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学、行为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运筹学、系统工程、资讯理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最新成就,对管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从中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并用以指导管理的实际工作。所以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相互关係来看,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历史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实践和历史的产物,管理学尤其如是。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思想、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管理历史发展和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不进行历史考察,就很难理解建立管理学的依据。

(4)实用性,或实践性。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的有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管理的实践性表现为它具有可行性,而它的可行性标準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加以衡量的。

因此,管理学又是一门实用学科,只有把管理理论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

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1 发展创新理念 创新是企业全部活动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企业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体制创新 经营创新 结构创新等。企业应该具有全方位的发展创新理念,才能创造更大的业绩。创新来自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提出了创新的需求才可能在实践中有创新的行为。对于任何...

目前都是文化三层次理论,而且经过多年证明,符合企业需要,没有利与弊之说。但是文化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更新,这是可能的 管理学中企业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 管理学中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分为 精神层 制度层和物质层 或叫器物层 3个层次。1 精神层 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包括以下...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 培训和提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僱员,培训他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尽最大的努力来工作。3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4 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

全部评论